時下,市面上的“兒童營養食品”越來越多,就連調味品都要標上兒童專供。宣稱低鹽低鈉、營養全面、適合寶寶生長發育的“兒童醬油”,讓許多家長愿意為孩子的健康買單。“兒童醬油”真的是更營養、更健康嗎?
謹防以兒童為幌子的營銷
隨著我國兒童食品向“更營養、更健康”升級迭代,加上新生代家長科學育兒觀念,孩子的營養需求自然受到重視。因此,“兒童醬油”就備受關注。
目前,兒童食品還沒有制定國家標準,“兒童醬油”參照的也是成人醬油國家標準。打著“更適合兒童”的幌子賣高價,不過是一種營銷策略。
“低鹽低鈉”多半是忽悠。營養成分對比發現,有的“兒童醬油”鈉含量比普通醬油還高。
要看準“無添加”到底是哪種。有的“無防腐劑”,意味著鹽可能就高點,因為鹽是最古老的防腐劑。有的“兒童醬油”配料表里還有食用酒精、甜味劑、增鮮劑等。酒精會影響寶寶認知功能,如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障礙等。像增鮮劑、甜味劑,只要符合標準,是可以添加的,但注意別吃過量。過多的甜味劑,不利于孩子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。
商家所宣稱的“營養全面,補充孩子鈣鐵鋅”,就別指望了。醬油的主要價值是調味,這些營養素不如通過食物或者營養補充劑來補充。
至于有機醬油,品質上有保障,只要符合有機認證即可。有機醬油對工藝和生產條件要求高,使用的有機大豆、有機小麥等原料成本高,生產的有機食品價格自然就貴了。
選購合格醬油注意四點
減鹽是健康生活的大趨勢,選擇適合兒童和全家人的醬油,核心是含鈉盡量低、配料干凈、特級釀造醬油。
一是鈉含量越低越好。15毫升普通醬油的鈉含量一般應在1000―1200毫克之間。減鹽醬油鈉含量大概可減少30%―50%。意味著攝入同樣量的醬油,鈉攝入量可減少一半左右。鈉攝入過多,不利于兒童養成清淡口味,會增加成年期患高血壓、肥胖等風險。
二是糖和食品添加劑越少越好。醬油開啟后,容易滋生細菌,合理加入防腐劑,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。如果工廠技術好、衛生條件到位,就可以生產出配料簡單的醬油。因此,優先考慮配料少的,如只有“大豆、小麥、水、鹽”更好。
三是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越好。醬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,大豆富含蛋白質,蛋白質在微生物發酵中,分解為氨基酸;蛋白質里又含有氮,故名氨基酸態氮。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,說明微生物發酵到完成度越好,醬油味道越鮮美,營養價值也越高。氨基酸態氮含量一般分為特級、一級、二級、三級。優先選擇氨基酸態氮≥0.8克/毫升的特級醬油。
四是選品質好的釀造醬油。凡是醬油,默認的就必須是釀造醬油。只要認準GB/T18186標準,就不用擔心買到“假醬油”。注意市面上有“醬油調味汁”,很容易和醬油混淆。
兒童每天醬油用量要適度
醬油作為調味品,無非是增加孩子的鈉攝入。其實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鈉可以滿足嬰兒需要。6―12個月嬰幼兒添加輔食后,鈉來源除了母乳或配方奶,還有天然食物如米粉、紅肉、魚肉、蔬菜等,都可以提供豐富足量的鈉。所以,無須添加醬油,保持食物的天然味道即可。
1歲以后,可以接觸一點兒醬油。事實上,孩子大了,接觸的就不只是醬油,還有食鹽、蠔油、番茄醬、豆瓣醬、甜面醬等。《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(2013)版》推薦:1―4歲,鈉適宜攝入量為700毫克/天;4―7歲,鈉適宜攝入量為900毫克/天。計算鈉攝入量要綜合考量,給大家一個簡單公式:6毫升普通醬油=12毫升減鹽50%醬油=1克鹽=400毫克鈉。2―3歲兒童每天食鹽添加量小于2克,如果每天只用醬油不用其他含鈉調味品,那么最多添加12毫升普通醬油或24毫升減鹽50%醬油。
總之,要讓孩子養成清淡口味的好習慣。“兒童醬油”就是調味品,不必為“更營養”而買單,也不能因“減鈉”就可以多吃。